依那普利、厄贝沙坦和Ang-(1-7)对犬心房肌细胞钠通道重构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厄贝沙坦和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快速心房起搏犬慢性房颤模型心房肌钠通道电流(INa)及其基因表达的干预作用,探讨其防治房颤的机制以及不同干预因素之间的差异。方法:将普通杂种犬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起搏组(control组)、起搏+依那普利组(enalapril组)、起搏+厄贝沙坦组(irbesartan组)和起搏+Ang-(1-7)组”Ang-(1-7)组,每组6只。control组、enalapril组、irbesartan组和Ang-(1-7)组犬心房快速起搏(500 bpm)2周,建立犬慢性房颤模型;sham组安置起搏器但不行起搏刺激。enalapril组、irbesartan组和Ang-(1-7)组在起搏期间分别给予口服依那普利(2 mg·Kg-1·d-1),厄贝沙坦(60 mg Kg-1·d-1)以及经颈静脉途径给予Ang-(1-7)(6 μg·Kg-1·h-1)。实验结束后,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犬心房肌细胞INa密度及其激活和失活特性;以右房肌组织行RT-PCR研究,观察钠通道蛋白Nav1.5α亚单位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control组INa电流密度较sham组明显减小(P<0.05);enalapril组、irbesartan组和Ang-(1-7)组INa电流密度较control组明显升高(P<0.05)。与sham组相比,起搏对INa的电压依赖性激活没有影响(P>0.05);同这两组相比,在enalapril组、irbesartan组和Ang-(1-7)组,钠通道半激活电位更负(P<0.05)。与sham组相比,快速心房起搏以及三种干预因素对INa的电压依赖性失活没有明显影响(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心房起搏组Nav1.5α亚单位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心房起搏组相比,依那普利、厄贝沙坦可逆转快速心房起搏所致的Nav1.5α亚单位mRNA的表达水平的降低(P<0.05),Ang-(1-7)对其则无明显影响(P>0.05 vs 心房起搏组)。结论:快速心房起搏可以通过降低犬心房肌Nav1.5α亚单位mRNA表达而降低INa电流幅度;依那普利、厄贝沙坦可通过超极化INa半激活电位和逆转Nav1.5α亚单位mRNA表达的降低而使INa电流幅度升高;Ang-(1-7)对Nav1.5α亚单位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可能通过过超极化INa半激活电位升高INa电流幅度;INa电流幅度的升高有助于提高心房肌传导速度,从而抑制电重构。
心房颤动 药物治疗 药理活性 钠通道重构 干预作用
王学文 李健 徐昭 杨万松 李杨 李广平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心脏病学研究所 天津 300211 天津市胸科医院 天津 300051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95-102
2010-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