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缺血性慢性心力衰竭与贫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缺血性慢性心力衰竭(CHF)与贫血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血红蛋白水平将196例患者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心功能及再次入院、再住院平均住院天数及随访期死亡率。同时比较了不同程度CHF患者贫血发生情况和化验结果。结果:(1)54例缺血性CHF患者出现贫血,贫血患病率占27.22%(54/196);轻度心力衰竭组贫血患病率16.00%(16/100),明显低于重度心力衰竭组的39.58%(38/96),有统计学差异(P<0.001).(2)缺血性CHF合并贫血患者平均年龄较非贫血患者平均年龄(77.43±7.29岁比70.07±9.73岁,P<0.001)大,有统计学差异;缺血性CHF贫血患者血肌酐水平明显高于非贫血患者(121.04±41.13比101.32±24.93,P<0.001),有统计学差异;缺血性CHF合并贫血患者以男性多见,有统计学差异(P<0.05);缺血性CHF患者合并贫血患者LVEF明显低于非贫血患者(46.984±11.04比50.96±11.40,P<0.05),有统计学差异。(3)贫血组再住院例数(24/54)与非贫血组(39/142)有统计学差异(P<0.05);贫血组平均再住院平均住院天数与非贫血组(16.67±4.35比12.54±5.51)有统计学差异(P<0.005);贫血组随访期死亡率与非贫血组(24.07%比7.04%)有统计学差异(P<0.05)。(4)重度心力衰竭组Hb(120.76+22.72)、MCHC(318.42±17.57),明显低于轻度心力衰竭组Hb(126.77±14.43)、MCHC(325.13±23.93),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贫血在缺血性CHF患者中是常见的;贫血的发生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年龄、肾功能水平及心功能程度相关;贫血程度与心力衰竭程度相关;缺血性CHF合并贫血患者预后差。

缺血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贫血 相关性分析

黄自平 郑刚 王静 李斌

天津市第三医院心内科,天津 300250

国内会议

2010年第六届海河之滨心脏病学会议

天津

中文

124-128

2010-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