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阵发房颤患者左心房功能的研究
目的: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观察阵发房颤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变化。方法:院患者共63例.年龄39-83岁,平均(61.80±10.93)岁,男34例,女29例。阵发房颤组33例,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均在窦性心律时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后应用Echo PAC软件脱机分析,测量左心房前后径、左心房面积、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前后径,左室射血分数;测量二尖瓣舒张晚期A峰峰值速度及A峰积分。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获得左心房长轴方向整体应变曲线,测量左心房长轴整体峰值应变和达峰值应变时间,房缩期应变计算两组间四腔观及二腔观达峰值应变时间差的绝对值。结果: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比较两组间四腔切面及二腔切面达峰值应变时间差的绝对值,阵发房颤组较大(分别为52.83±32.29及31.33±20.27,p<0.05),阵发房颤组心房收缩期应变值较对照组减低(分别为-10.09±3.33及-13.74±3.14,p<0.05)。结论:发房颤患者左心房心肌储存血液势能的能力不变,但心房壁间传导存在明显的不均一性,左心房整体的助力泵功能下降。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能无创及定量评价左心房整体的功能异常。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阵发房颤 心脏功能 理论探讨
富华颖 周长钰 李广平 刘彤 郑成环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天津 300211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201-205
2010-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