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了解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判定价值。方法:对115例NYHAⅡ-Ⅳ级至少1个月的住院CHF患者(年龄73.6±9.3岁)进行血EPO测定。基于对照者数据建立logEPO与血红蛋白(Hb)的回归方程,计算实测与预计logEPO(O/P)比值。对所有患者进行全因死亡和因HF再入院的随访观察。结果:在中位数为1131天的随访期内,55例患者(48%)死亡。死亡组患者多高龄、高NYHA评分、低Hb和高脑利钠肽(BNP)水平,与存活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CHF患者EPO中位数为24.2U/L(四分位数间距,15.2-34.4)。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贫血患者死亡率增高,危险度2.50(95%可信区间,1.38~4.54;P=0.002).EPO水平升高(≥44.4U/L)和BNP水平升高(≥752pg/ml)也预示患者高死亡率(P分别为0.036和<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高龄、低Hb水平、高BNP水平和高NYHA指数对CHF患者全因死亡率有独立预测价值;而男性、高BNP和低Hb水平则对因HF再入院率有独立预测价值。CHF患者中66例(57.4%)合并贫血.对于贫血的CHF患者,高EPO水平是独立于Hb的全因死亡率的强预测指标(危险度,2.86:95%可信区间1.18-6.94:P=0.020)。结论:贫血是CHF患者不良预后(全因死亡率和因HF再入院率)的独立预测因素。EPO是贫血CHF患者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预测指标。
慢性心力衰竭 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 预后因素 评价指标
张善春 黄暄 兰丽辉 李琳 齐惠英 杜闻莹 李斌 李广平
天津市第三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211-215
2010-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