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PCI术后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交替使用引起迟发性支架内血栓形成

  报告1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年将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改为隔日一次交替使用引起迟发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病例。患者男性,76岁,主因“胸闷,憋气,伴大汗3小时”以急性下壁再梗死入院,患者一年前曾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在右冠状动脉远段置入2.25×24mmTAXUS紫杉醇药物涂层支架,术后服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一年,入院前2周患者将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改为隔日交替使用。心电图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5-1mm;Ⅰ、avL、V3-V5导联ST段压低0.5-2mm。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及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治疗,半小时后症状逐渐缓解,心电图显示Ⅱ、Ⅲ、avF导联抬高的ST段回落,Ⅰ、avL、V3-V5导联压低的ST段恢复。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无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存在。认为对于有支架内血栓形成高危险的病变,应当适当延长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时间,增加用药间隔时间是不可行的,有形成支架内血栓的危险。

急性心肌梗死 药物治疗 药物涂层支架 血栓形成

党群 金喆 高陆 杨俊华 蔺宇

天津市南开医院心内科

国内会议

2010年第六届海河之滨心脏病学会议

天津

中文

265-267

2010-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