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及伽玛刀治疗
目的:总结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初步评估伽玛刀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OUR旋转式伽玛刀治疗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11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8例,年龄23岁~71岁(平均45岁)。其中5例为手术后残留(病理证实),6例为影像学诊断。周边剂量:9~16Gy,平均13Gy;中心剂量:20~35.5Gy,平均28.3Gy。等剂量曲线:40%~50%,平均:46%。10例患者获得随访,1例失访。随访19个月到96个月,平均53.7个月。结果:随访到的10例患者均未出现新的颅神经受损表现。一年后患者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或消失。没有一例出现病灶增大而行手术治疗。2例MRI显示病灶几乎消失,5例MRI显示病灶缩小,3例病灶无明显变化。结论:伽玛刀治疗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安全可靠,效果良好,对部分较小肿瘤(小于30mm)可为首选治疗方法,对大型肿瘤的术后残留或复发亦可选择伽玛刀治疗。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 病理机制 放射治疗 伽玛刀技术 临床疗效
胡勇 孙君昭 周东学 田增民
海军总医院全军神经外科中心、澳海伽玛刀中心,北京 100037
国内会议
2009’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会议、海峡两岸立体定向肿瘤放射治疗技术论坛
北京
中文
117-122
2009-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