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藏茵陈生态适宜性分析与区划

  目的:明确高原民族药藏茵陈的生态因子,并分析藏茵陈在中国的适宜生长区域,为藏茵陈规范化种植科学选址以及合理规划生产布局提供参考;方法:以实地调查、标本查阅和文献研究为基础,采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Ⅱ》(TCMGIS-Ⅱ)提取出藏茵陈主产区的生态因子范围,并以此为依据对藏茵陈在全国的生态适宜性进行分析。结果:首次分析获得藏茵陈主产区主要生态因子值:1月均温-12.6~0.2℃;3月均温-6.0~6.0℃:7月均温8.0~17.8℃;年均温7.2~16.8℃;年降水量428~875 mm;年均日照时数1973~2757 h;相对湿度51.0%~71.5%;土壤以黑毡土、草毡土、薄草毡土、暗棕壤、棕壤、褐土高山草地、森林土壤为主,TCMGIS系统生态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与藏茵陈主产区相似度相似度100%适宜区主要位于西藏、四川、甘肃、青海4省区的120个县市,面积达265347 km2。其中西藏103112 km2;四川102194 km2,相似度95%~100%适宜区,面积达296559 km2,西藏108180 km2,四川为93705 km2。并对藏茵陈3个集中分布生态适宜区进行了区划(川西高原、藏东高山.三江中段、藏南山原谷地),指示了藏茵陈潜在的适生区。此外,还对藏茵陈生态适宜区特点进行探讨。结论:利用 TCMGIS-Ⅱ技术开拓性地对藏茵陈的产地适宜性分析是对中药生产数值区划新的有益尝试,是将数值化定量评价引入整个传统植物区划研究领域的示范研究。

藏茵陈 生态适宜性 TCMGIS-Ⅱ技术 生态因子 药用植物

陈士林 黄林芳 段宝忠 谢彩香 孙成忠 丁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9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510006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专业委员会2009中药与资源保护及健康产业发展国际论坛

北京

中文

122-129

2009-11-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