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留学生汉语学习倦怠现象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把倦怠定义为“当个体的工作不被他人或组织认同且不予相应回报时,个体产生的慢性疲乏、抑郁和挫折感”。Pines和Katry首次提出了学生倦怠的概念,把研究范围限定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倦怠现象。现在,通常把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心理亚健康状态称为学习倦怠,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丧失学习目标和进取心、对学习没有兴趣且不愿投入精力、对学习产生无意义感、学习效绩和自我价值感降低等。在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中同样存在着学习倦怠的现象。影响留学生汉语学习倦怠的因素有很多,如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人的人格特质、成长背景、兴趣爱好等等。本文仅从汉语学习的角度,就归纳的几点作介绍并提出了留学生汉语学习倦怠的应对策略。
留学生 汉语学习 倦怠现象
张玉平 刘东青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大会
长春
中文
119-122
2009-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