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癌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背景与目的:全球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老年肺癌的发病人数亦在增加。虽然国际上有几项大样本研究了老年NSCLC的预后因素,结果不尽一致。本文旨在分析我国老年肺癌患者(≥65岁)的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4年12月在湖北省肿瘤医院就诊的肺癌患者278例,其中≥65岁的老年肺癌患者140例(研究组),<64岁肺癌患者138例(对照组),分析临床资料、预后因素,并比较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对于Ⅱ-ⅢA期患者,研究组的中位生存期27月(95%CI,24.0—30.1),明显低于对照人群35个月(95%CI,32.0.38.0),P=0.039。但对于ⅢB-Ⅳ期患者,不论采用序贯放化疗、单纯放疗、化疗或姑息治疗,老年组的预后(11个月,95%CI,9.2-12.8)与非老年组的预后(12个月95%CI,11.1-13.9)无明显差异,P=0.92。在研究组和对照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均为恶心呕吐,但组间无明显差异;其次为骨髓抑制中的白细胞减少,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γ2=4.3,P=0.04)。老年组食欲下降和疲乏的发生率要高,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组生存时间相似,研究组中位生存期14.0个月(95%CI,11.6-16.4),对照组中位生存期16个月(95%CI,13.1-18.9),无显著性差异(Log Rank=3.4,P=0.067)。两组有显著意义的预后因素均为性别、临床分期和采用以手术为主的治疗。对于Ⅱ.ⅢA期老年肺癌患者,由于未能接受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预后要比年轻患者差,但对于ⅢB.Ⅳ期患者,不论采用序贯放化疗、单纯放疗、化疗或姑息治疗,老年组的预后(11个月,95%CI,9.2-12.8)与非老年组的预后(12个月,950%oCI,11.1-13.9)无明显差异,Log Rank=0.01,P=0.92。提示年龄不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但老年肺癌患者的耐受性差,不能接受强化治疗。
肺肿瘤 临床治疗 预后因素 病理诊断
臧爱华 冉凤鸣 胡敏 贺小骏 王志军 胡胜
湖北省肿瘤医院综合科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86-291
2007-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