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来膦酸与伊班膦酸治疗癌性骨痛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注射用唑来膦酸与伊班膦酸治疗癌性骨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入选恶性肿瘤骨转移病例52例,其中唑来膦酸组26例,伊班膦酸组26例,采用平行对照研究方法。每组各用药两至四周期。观察用药后患者临床获益率、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及骨扫描的变化。不良反应中注意发热、血钙及肾功能的变化。结果:12d时,唑来膦酸组临床获益率92.3%,伊班膦睃组临床获益率88.59/0(P=0.015),56d时,唑来膦酸组临床获益率96.2%,伊班膦酸组临床获益率92.4%(P=0.065)。两组止痛中位起效时间均为第5天,止痛持续整个周期,6个月后复查骨扫描均有一定改善。两者不良反应主要为低热、乏力。用药4d内骨转移部位疼痛有加重现象,严重程度与骨质损害呈正相关。两组各有高血钙3例,用药2周期后均恢复至正常范围。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肌酐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两者均是高效双膦酸类药,有良好的耐受性。止痛疗效唑来膦酸组略优于伊班膦酸组,且唑来膦酸静滴时间短(15分钟),使用更方便。两者毒副反应均较轻。按推荐剂量使用均未见肾功能损害。
肿瘤骨转移 药物治疗 疗效评价 并发症
陈晓萍 王腾
无锡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无锡 214062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534-537
2007-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