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应用超声诊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晶状体形态改变的价值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眼压升高并伴有相应症状和眼前段组织改变为特征的眼病,严重者可导致不可逆性致盲。眼部解剖因素特别是晶状体形态与本病关系密切,晶状体变化同时造成浅前房和短眼轴等,均共同促进病情进展。既往对晶状体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较多集中在其厚度和相对位置,缺乏对其前表面曲率及相关对比研究。本文经过研究,表明:超声检查能够清楚直观显示晶状体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眼内容物的其他信息,安全、无辐射损伤,操作方便,不受眼屈光介质的影响,结果准确,可重复等。已成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晶状体形态学的辅助检查手段,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在临床上依靠病史和体征进行判断的基础上,提供了更为直观的形态学依据。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晶状体形态 超声诊断 临床应用

韩东刚 余珊珊 冯朝晖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研究室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超声医学暨国际心血管影像学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320

2007-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