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病理在肾脏疾病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进展及评价
超微病理最早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见于20世纪60~70年代,在欧美国家的几乎所有大型医院和医疗中心,已将超微病理列为病理诊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作为完整而相对独立的超微病理诊断学,已受到广泛的重视,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于80年代初期在一些医学院校和大型医院较早建立了电镜技术,超微病理并逐步从基础科研方面的应用扩展到临床疾病的诊断上。随着肾活检技术的开展和我国肾脏病学科的突飞猛进,超微病理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结合我肾脏病研究所近二十年来在肾活检标本超微病理诊断的经验和体会,本文就超微病理在肾脏疾病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简述和评价。
肾脏疾病 临床诊断 超微病理
章友康 王素霞
北京大学肾脏病肾脏病研究所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158-159
2007-09-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