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与栽培管花肉苁蓉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目的;野生与栽培管花肉苁蓉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方法对管花肉苁蓉(Cistanche tubulosa(Schenk)R.Wight)的4个野生居群和2个人工栽培居群的123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利用POPGENE1.31版软件分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用10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清晰谱带87条。野生居群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27.59%,各居群多态位点百分率从19.54%到25.29%,其中安迪尔居群的最高25.29%。两个人工栽培居群的多态位点率仅为13.79%和11.49%。用UPGMA法聚类可知,4个野生居群聚为一类,2个人工栽培居群聚为另一类,表明野生居群与人工居群间已发生了明显的遗传分化。结论:栽培管花肉苁蓉遗传背景单一,再次强调野生管花肉苁蓉保护的重要性。
管花肉苁蓉 遗传多样性 随机扩增多态DNA法 人工栽培 野生居群
崔光红 陈敏 黄璐琦 刘铭庭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1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3-117
2005-12-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