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迷信”话语及其现代形态--兼读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
清末至民国初年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过程中,中国民众的信仰世界经历了急速的断裂与嬗变。“反迷信’’运动将改造民间信仰整体性地纳入到了创建现代民族国家的话语体系以及社会展开过程当中。然而“反迷信’’作为一种启蒙的形构,并非现代性的独创,且是精英主义对于民众世界论述与改造传统的绵延。在“反对迷信”的同一性态度底下,还有启蒙话语在不同层次、不同方向论述场景中的多元分裂。民众信仰空间的多重叠合功能,使其改造过程并未表现为一种“传统一现代”绝然对立的线性进程。在地方性状态下,正统与民间、传统与现代交互而行,信仰空间依存于日常实践,在“理性的暴力”中强固地延续着。
反迷信话语 民间信仰 国家建构 科学主义
沈洁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97-309
2005-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