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探讨
动物模型对研究血管性痴呆的病理生理机制、评价药物疗效等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多在大鼠上进行,由于成本高、操作难度大,为研究带来困难。本实验采用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反复缺血再灌注加降血压法制作了血管性痴呆模型,术后小鼠出现了明显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空间定位、识别能力受损,形态学可见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减少,建立了拟“血管性痴呆”的动物模型,为研究血管性痴呆的病机病理及防治提供了实验室基础。
动物模型 血管性痴呆 行为学观察 疗效评价
王昊 阎小萍 金笛儿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内科 北京 100029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03-206
200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