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重症肝病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为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基础。方法:我们选择60例慢性重症肝病患者来源于我所住院患者,年龄在20-65岁:患者在无菌条件下,从髂后上棘抽取骨髓50-100ml,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在局部麻醉下,行肝动脉介入将分离的骨髓干细胞移植肝脏:患者在移植后不同时间,1周、2周、4周、8周、12周进行肝功能检测:观察在移植后不同时间症状改善情况及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发现在移植12周后,谷丙转氨酶(ALT)逐渐降低,由平均136. 34 IU/L降至59. 55 IU/L;总胆红素(TBIL),由平均122. 88umol/L降至81. 58umol/L;白蛋白(ALB)逐渐升高,由平均27. 53 g/L升至32.13 g/L;在干细胞移植后PTA逐渐上升,由术前平均26. 33%上升至术后12周的53. 48%:移植治疗后患者血氨水平由术前平均151. 14 N-ug/dL下降为术后12周109.0 N-ug/dL。而治疗后12周内食道静脉曲张未见明显改变。我们进一步观察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生存情况,发现,患者在移植后1周生存率为100%; 1例在4周内死亡,生存率为98%; 3例在12周内死亡,生存率为95%。还发现移植后大多数患者有明显的症状改善,移植后12周食欲改善的45例((75%);体力好转32例(53. 3% );腹胀减轻28例(46. 6% );在60例移植患者中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患者肝功能逐步改善。患者凝血机制亦有所改善。症状好转,表明,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衰竭患者的治疗有效且副作用小,安全。
肝功能衰竭 骨髓移植 临床治疗 疗效评价
姚鹏 胡大容 王帅 胡学玲 闻炜 周一鸣 龚丽娟
北京军区总医院肝病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大连
中文
28-32
200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