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免疫活性细胞与HBV特异性CTL的研究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以下简称慢重肝)患者外周血特异性以及非特异性临床免疫功能的特点。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对61例慢重肝患者外周血免疫活性细胞,包括CD3、CD4、CD8 T淋巴细胞、B细胞、NK细胞、NKT细胞、髓样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Mdc和Pdc)以及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进行测定。其中CTLs的测定采用了针对3种不同HLA-A2限制性HBV抗原表位的Tetramers试剂。结果:1)慢重肝患者CD3、CD4及CD8T淋巴细胞的绝对值,与肝硬化、慢性肝炎患者或正常人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且与预后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99、-0.270及-0.280(P值均小于0.01);2)慢重肝患者外周血Mdc及Pdc的绝对值较正常人均降低(P<0.01);慢重肝患者Mdc绝对值较慢性肝炎患者亦显著降低(P<0.05),且与预后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01及-0.215(P值小于0.05);3)在22例HLA-A2阳性的慢重肝患者中,有18名患者至少有1种HLA-A2限制的外周血HBV特异性Tetramer+CD8细胞/CD8细胞大于或等于0.02%,与外周血HBV DNA有一定的正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重肝患者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其外周血中CD3、CD4及CD8 T淋巴细胞的绝对值、Mdc及Pdc的绝对值明显降低,且与预后呈负相关。

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功能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机理分析

李保森 邹正升 王福生 辛绍杰 徐东平 陈黎明

解放军第302医院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

大连

中文

127-134

200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