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儿童肝衰竭临床特征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肝衰竭的临床特征和影响儿童肝衰竭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EXCELL2000、STATA7.0软件和t检验分析了本院收治的105例儿童肝衰竭临床资料。结果:(1)急性肝衰竭9例,亚急性肝衰竭38例,慢性肝衰竭58例。33例存活,存活率31.4%。(2)发病人数最多的是学龄期7~12岁组儿童41.3%:其次是婴儿组28.6%。(3)婴儿组中43.3%病因不明,占第一位;其次为CMV感染30%。1岁以上组病因以HBV感染最多29.3%:病因不明21例(28%);肝豆状核变性20%:HAV感染13.3%。(4)合并症中67.6%合并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占有腹水病例的47.9%。合并其他部位感染的有33.3%,感染最多的是肺部感染,其次则是败血症。48.6%合并电解质紊乱,低钾见于所有电解质紊乱的病例。46.2%合并肝性脑病,肝性脑病在儿童中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5)本组77.2%患儿合并低血糖。(6)单因素分析发现:患儿的年龄、临床分型、临床分期、PTA、BIL、AIB、并发症和肝性脑病都是影响儿童肝衰竭预后的因素。但在男女性别上无显著差异。(7)HBV感染、肝豆状核变性与病因不明引起的肝衰竭存活率相比,无显著差异。(8)多因素分析显示患儿的PTA和BIL是影响儿童肝衰竭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儿童肝衰竭病因与年龄有较大的关系。在婴儿组中主要是由CMV感染引起,但近一半病因不能明确。年长组以HBV和HAV感染为主,但在引起儿童肝衰竭的其他因素中肝豆状核变性是最常见的。(2)在临床中必须注意儿童肝性脑病的特殊表现,积极预防和及时发现肝衰竭的合并症。(3)儿童肝衰竭预后差,病死率高。通过以上因素可以及早明确病情,指导治疗,从而提高存活率。

儿科学 肝功能衰竭 临床病理 预后因素

朱世殊 陈菊梅 张鸿飞 杨晓晋 徐志强 陈大为 董漪 徐长江

解放军302医院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

大连

中文

149-153

200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