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MARS人工肝支持治疗慢性重症肝炎临床观察与分析

  重症肝炎占肝炎病例0.2%~0.5%,病死率达70%以上,临床治疗成功率很低。近年来考虑肝移植,应用人工肝。本病例为MARS人工肝(由德国罗斯大林克大学临床医学院研制)成功抢救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合并肝性脑病。由于肝脏解毒功能失代偿,亲脂性的及与蛋白结合的毒素在患者血液中累积,从而引起肝性脑病及多脏器功能衰竭。在肝功能衰竭时的毒素物质,除了胆红素和胆酸,还有吲哚、石炭酸、硫醇、内源性苯、安定类物质、毛地黄类、免疫反应产物、芳香氨基酸、氮乳酸等。这些物质累积,导致多脏器功能紊乱,当这些有害物质以配位体方式与血液中有用分子(如蛋白质)结合时,常规血液透析很难将它们选择性分开,通过MARS人工肝技术,清除除水溶性毒素外,亲脂性的及与蛋白质结合的毒素亦被清除,而保留血液中有用的、重要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本病通过MARS人工肝治疗,使病人总体情况改善,黄疸减退,肝性脑病由Ⅲ期降低为Ⅰ期。极高胆红素水平的肝衰,危及生命,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进行肝移植,通过MARS人工肝治疗,肝功能好转,胆红素下降,病人存活,挽救了生命,使肝移植成为可能,为肝移植创造了条件,经过12天的等待供肝体,争取到肝移植手术机会,得以实施原本无望的肝移植手术。

重型肝炎 人工肝脏技术 临床观察 机理分析 疗效评价

陈光武 汪艳萍 安江

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传染科 743000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

大连

中文

171-172

200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