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5例重型肝炎病人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人工肝治疗120次,平均1.85次,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主要实验室指标以及观察人工肝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65例患者经人工肝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表现为食欲增加、乏力改善、腹胀减轻、意识转清、尿量增多:血清ALT(治疗前228.5±98.4,治疗后163.5±75.3IU/L)、AST(治疗前229.5±110.6,治疗后102.8±74.23IU/L)、TBIL(治疗前478.2±154.6,治疗后163.5±123.7umol/L)、DBIL(治疗前238.6±184.5,治疗后142.8±62.3umol/L)、GGT(治疗前243.7±103.5,治疗后77.3±42.1U/L)、NH3(治疗前152.2±43.6,治疗后98.4±54.2umol/L)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 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上升(治疗前55.3%±8.6%,治疗后76.5%±9.4%,p<0.05),ALB水平显著提高(治疗前33.9±3.2,治疗后39.3±2.8g/L),血电解质变化不大。65例患者中治愈17例,好转34例,治愈好转率为78.4%,1例顺利接受肝移植,4例自动出院,由于各种原因中断治疗3例,5例慢性重型肝炎晚期患者因病情较重治疗无效死亡。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对重型肝炎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并提供了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重型肝炎 人工肝支持系统 病例分析 临床疗效

姚玉梅 吴亚云 刘琴 刘晓敏 程明亮 叶霞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科 550004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

大连

中文

310-313

200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