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及IFN-α1b干扰素疗效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HCV基因型与IFN-α1b疗效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261例标本分成五组:A、B组为抗-HCV(+)、C、D组为抗-HCV(-)、E组健康献血员。基因分型为型特异性PCR法,参考Okamoto方法设计引物。HCVRNA检测采用FQ-PCR法。36例慢性丙肝治疗用IFN-α1b,剂量为50ug/次,一日一次肌肉注射,使用4周以后,隔日一次治疗24周。治疗期间每周检测外周血ALT和白细胞。结果:(1)HCV-RNA检出率为57.85%(151/261),(A+B)组、(C+D)组及E组HCV-RNA检出率分别为:87.33%、20.22%及9.09%:基因型HCVⅡ、HCVⅢ和HCVⅡ+Ⅲ混合型检出率分别为:4.0%、4.5%、4.5%,42.0%18.1%4.5%,8.0%,未检出Ⅰ、Ⅳ型,Ⅱ与ⅢI型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2)HCV基因型与血清ALT水平无相关性p>0.05。(3)治疗结果显示HCVⅢ、Ⅱ型对ALT的反应应答率CR、PR、NR分别为:55.55%、22.22%、22.22%,25.00%、8.33%、58.33%;HCVⅢ、Ⅱ型对HCVRNA的反应应答率CR、PR、NR分别为:50.00%、27.77%、22.22%,25.00%、68.33%、16.67%,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显著p<0.05。(4)临床轻型血清HCV-RNA含量高于中型及重型,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5)动态观察血清HCVRNA含量变化,治疗前血清HCVRNA含量与其反应应答率呈反比。结论:抗-HCV(+)组HCV.RNA检出率高于抗-HCV(-)组;兰州地区HCV基因型以HCVIII型为主,Ⅰ、Ⅳ型少见;HCV基因型与血清ALT水平无相关性:HCVⅢ患者ALT、HCVRNA的反应应答率均高于HCVⅡ;基因型、HCVRNA含量是影响IFN疗效的主要因素:治疗前HCV-RNA含量低,反应应答率较高:血清ALT、HCV-RNA水平可作为干扰素疗效的观察指标:临床分型可判断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的依据。
丙型肝炎 基因分型 干扰素 临床疗效
郭振华 陈青锋 肖萍 杨彦麟 景涛 王志剑
兰州大学传染病研究所 730000 兰州大学 730000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 730000
国内会议
大连
中文
466-471
200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