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专业人士和同性恋人士的沟通平台--关于专业人士和同性恋人群需求交流的培训设计
艾滋病进入中国以后,同性恋人群一直被认为是“传播HIV的高危人群”。全社会在对艾滋病抱有恐俱,对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病人抱有歧视的同时,整个社会也对同性恋人群及同性恋者抱有更具偏见的极大的恐俱和歧视。如今,在整个社会的防控艾滋病社会干预工作对同性恋人群的漠视和丑化中,在存在着高危行为的社会人群中唯一率先自发开展了行为干预行动的同性恋人群的志愿者工作,正被对同性恋的歧视置于更加尴尬的边缘地位。在这种形势下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立“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针对存在着HIV/AIDS传播高危行为人群的行为干预工作,如果漠视同性恋人群,将是可怕的结果。如果重视同性恋人群的社会干预工作,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从哪里能够全面、真实地了解同性恋人群:怎样和这个群体进行交流和沟通,如何同该人群的志愿者合作,进而达到对该人群的艾滋病行为干预工作的开展。本文介绍了一套用于专业人员与同性恋人群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培训模式。尽管这个模式还不成熟,但是这种培训必将对国内在同性恋人群中开展艾滋病社会干预工作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艾滋病 同性恋人群 专业人士 培训模式
郭雅琦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 北京纪安德健康教育研究所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69-74
200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