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的微导管溶栓治疗-附16例报告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栓的微导管溶栓治疗的时间、方法及后处理,以提高脑血栓治疗的疗效。材料与方法:全组16例,其中颈内动脉血栓形成者5例,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者8例,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者3例。从发现症状到溶栓治疗时间:10min 1例,4h 1例,6h 7例,8h 5例,22h 2例。全组均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导管置入靶动脉内造影,明确诊断后置入3F Magic导管,导管尖端抵至血栓注入尿激酶20万U+生理盐水20ml,20min注完,再将微导管随导引导丝穿过血栓抵达血栓远端,注入罂粟硷15mg+生理盐水15ml,尿激酶5万U+生理盐水5ml,5min注完。再将导管退至血栓内注入尿激酶10万U+生理盐水10ml,10min注完。再将导管退至血栓的近心端再次注入罂粟硷15mg+生理盐水15ml、尿激酶20万U+生理盐水20ml,20min注完。10min后造影复查血栓溶解情况。结果: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共13例,其中12例血栓完全溶解,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肌力从0级升至Ⅳ级,预后良好占92.3%;1例血管通畅70%,肌力从0级升至Ⅱ级;3例椎基底动脉溶栓后造影显示,2例血栓完全溶解,1例血管复通40%。3例中,1例预后良好,2例因脑过度灌注、呼吸衰竭而死亡。结论:1、溶栓时间越早越好,如果能在超梗塞期开始溶栓其愈后是良好的。2、接触+贯穿法,可使血栓充分与尿激酶接触,加速血栓溶解,缩短溶栓的时间,明显减少尿激酶的用量。
脑血栓 微导管技术 溶栓治疗 临床疗效
魏崇健 乔英 阎小纺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放射科 武汉 430070
国内会议
牡丹江
中文
243-245
2004-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