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症状性颅外颈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症状性颅外颈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和单纯药物治疗的疗效,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1年到2003年我科门诊及病房治疗的症状性颅外颈动脉狭窄265例,其中支架治疗组160例,单纯药物治疗组105例。结果:CAS手术的技术成功率100%,血管狭窄由术前平均79.5±14.6%降至术后平均11.2±7.8%(P<0.01),血管直径由术前1.5±O.6mm恢复至4.1~0.4mm。治疗30d内支架组和药物组各有1例大卒中(0.63%、O.95%,P>0.05),药物组死亡1例(0.95%),支架组无死亡。平均随访13.5个月,支架组无死亡,同侧卒中1例(0.63%),总的卒中和死亡2例(1.25%),药物组同侧卒中3例(2.86哟,死亡1例(0.95%),总的卒中和死亡5例(4.76%)。支架组再狭窄1例(O.63%),因患者临床没有脑缺血症状。未进行再次治疗。结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颅外颈动脉狭窄和预防卒中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其围手术期总的卒中和死亡率低,长期随访卒中复发率和再狭窄率低,较单纯药物疗效更好。

颅外颈动脉狭窄 支架成形术 药物治疗 临床疗效

余家贵 刘建民

上海长海医院神经外科

国内会议

第六届全国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学术研讨会

牡丹江

中文

291-294

2004-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