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P3A4活性变化在金花茶抑制AFB1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CYP3A4活性在金花茶抑制黄曲霉毒素B1(AFB1)实验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雄性、4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FB1组、金花茶组和对照组;AFB1组腹腔注射AFB1;金花茶组,每天以灌胃的方法饲以30%金花茶浓缩液,腹腔注AFB1剂量同AFB1组;对照组则给与溶媒二甲基亚砜。在诱发肝癌过程中,分别于第13W、23W、33W、43W、53W、63W对大鼠进行肝活检;实验至第73W处死全部动物取肝组织;利用大鼠肝组织微粒体混合酶体外代谢体系,采用荧光分光光度定量法动态检测肝标本中CYP3A4酶代谢活性;结果:各组CYP3A4酶活性在23W和53W呈现双波峰变化;AFB1组和金花茶组CYP3A4酶活性在23W升高到顶峰,AFB1组在53W和63W,CYP3A4酶活性高于金花茶组和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 CYP3A4酶活性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除33W和63W出现明显降低外,其他各阶段变化不大。结论:在AFB1诱癌过程中,金花茶浓缩液能抑制CYP3A4酶的活力,从而减少前致癌物的代谢,降低其致癌性及其化学性肝损伤达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肝癌 细胞色素 黄曲霉毒素B1 金花茶 动物模型
欧超 杨春 李瑗 唐艳萍 李黄羿 苏建家 黄天壬 曹骥
广西肿瘤防治研究所实验研究部,南宁市 530021
国内会议
海口
中文
867-874
2011-11-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