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浸提方法对土壤及蜈蚣草中砷形态浸提效果
采用几种常见浸提方法对砷污染土壤和蜈蚣草样品进行处理,并使用LC-AFS测定砷形态,重点考察不同浸提方法对样品砷浸提效果的差异,以及其形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蜈蚣草根和叶中砷主要以As(Ⅲ)和As(Ⅴ)的无机形态存在,其中As(Ⅲ)所占比例分别为11.6%、24.2%和73.8%。磷酸高温浸提对土壤的浸提效率最高,可达41.0%;甲醇/水(1:9)超声浸提对蜈蚣草根和叶有最高的浸提效率,分别为60.2%和82.5样品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92.7%-108.4%和2.05%-10.49%范围内。
浸提法 土壤污染 蜈蚣草 砷形态
马杰 韩永和 雷梅 陈同斌 周小勇 李艳梅 王洪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北京 100101 中国人民解放军61699 部队,湖北 443200
国内会议
镇江
中文
37-41
2011-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