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国家视角”下的北京城市意象及其元素表达

  城市体验是一种身体体验,优良的城市意象就是空间安排与市民身体体验两者良性互动而形成的。但空间上几何学的整齐外表与满足日常需求的有效系统之间并不一定存在对应关系。本文关注的城市规划中“国家视角”与“市民视角”之间的冲突和协调。文章分析北京呈现“国家视角”的城市意象的五大元素,然后分析与市民日常生活相冲突的“国家视角”的思想根源,最后提出一种自下而上的规划的演化范式,它强调市民参与,市场与规划配合,实现规划师角色从技术专家到“沟通者”的转变,将城市规划看作一个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形下持续地监视、分析、干预的过程,而不是为理想中的城市未来形态制定一个“一劳永逸”的蓝图。

城市意象 城市规划 演化范式 形态分析

刘茜 刘欣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城市管理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从事城市管理研究

国内会议

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展中的大都市治理

北京

中文

64-75

2011-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