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血管化游离组织瓣颅底肿瘤切除缺损修复重建

  目的:对25例颅底部肿瘤切除后缺损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瓣修复作回顾性分析。方法:2002年12月至2008年12月由同一术者共完成25例颅底部肿瘤切除游离组织瓣修复手术,3例(12.0%)为良性肿瘤(巨大颈静脉球体瘤及面神经鞘瘤)。22例(88.0%)为恶性肿瘤,其中中耳癌4例、外耳中耳腺样囊性癌1例、腮腺癌4例、侧颅底纤维肉瘤1例、骨肉瘤1例、恶性肌上皮瘤1例、鼻鼻窦癌6例、鼻鼻窦恶性黑色素瘤2例、恶性组织细胞瘤2例、嗅母细胞瘤1例、鼻咽癌2例。分析一般情况、缺损情况、所采用组织瓣的类型、组织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有可能影响皮瓣成活的各种因素。结果:采用下列游离组织瓣:游离腹直肌肌皮瓣(11块)、游离腹直肌肌瓣(7块)、游离胸大肌肌皮瓣(3块)、背阔肌肌皮瓣2块、前臂皮瓣(1块)、游离髂骨骨肌皮瓣(2块)、游离腓骨骨肌皮瓣1例;修复侧颅底缺损14例、前颅底缺损9例、中间颅底2例。3例因病变累及颈内动脉,行颈内动脉切除,大隐静脉颈内动脉重建术。术后有2例发生组织瓣坏死,其中1例修复前颅底的游离胸大肌肌皮瓣、另外1例修复侧颅底的腹直肌肌皮瓣发生血栓而坏死,经再次游离组织瓣修复成功,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游离组织瓣成活率达92.6%(25/27)。其它并发症有脑脊液漏1例、颅内血肿1例,组织瓣坏死2例,经处理均治愈;术后发生血管破裂,行颈内动脉结扎后引起偏瘫1例,无术中死亡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5/25)。吸烟、饮酒、放疗和年龄(高龄)等均非影响游离组织瓣移植成功的重要因素。结论:颅底部肿瘤切除后缺损采用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安全可靠。具有传统的带蒂组织瓣无可比拟的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头颈肿瘤 肿瘤切除术 缺损修复 游离组织瓣 显微外科

陈东辉 郑宏良 陈世彩 王伟 朱敏辉 张才云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上海,200433

国内会议

2011国际暨全国第十一届头颈肿瘤学术大会

杭州

中文

85-88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