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涎腺腺样囊性癌远处转移的防治

  目的: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远处转移的机制并进行实验性肺转移防治的研究。方法: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利用舌下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手术标本,建立了SACC-83细胞系,进而采用鼠尾静脉注射,筛选出肺转移率达85%的肺高转移细胞系SACC-LM,利用这两个细胞系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研究。结果:TGF-β1通路在SACC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结果显示:TGF-β1在高转移细胞系SACC-LM中的表达高十低转移细胞系SACC-83;外源性TGF-β1可激活SACC细胞中的Smad2通路,促进SACC-83细胞体外的迁移和侵袭,改变细胞骨架的形态及结构。结论:染料木黄酮(genistein)是从大豆中提取出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在SACC细胞中加入染料木黄通,再注入裸鼠尾静脉,肺转移瘤的结节数明显少十对照组,转移灶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十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明显弱十对照组,提示染料木黄酮有一定的抗SACC远处转移作用,可能是多种机制作用的结果。

涎腺腺样囊性癌 肿瘤转移 病理机制 抗转移药物

俞光岩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国内会议

2011国际暨全国第十一届头颈肿瘤学术大会

杭州

中文

2-4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