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下腺恶性肿瘤的CT表现分析
目的:分析颌下腺各类型恶性肿瘤的CT表现,探讨其CT征象。方法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22例颌下腺恶性肿瘤的CT表现,包括肿瘤数目、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强化特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果:(1)22例颌下腺恶性肿瘤共有10个病理类型,其中低分化腺癌4例,腺样囊性癌、导管癌、淋巴瘤及转移瘤各3例,恶性多形性腺瘤2例,粘液表皮样癌、淋巴上皮癌、恶性肌上皮瘤及恶性黑色素瘤各1例;(2)男13例(59.1%),女9例,年龄19~81岁,平均年龄59.4岁,其中50岁以上者19例(86.4%);(3)22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左侧10例及右侧12例;病灶长径1.4~6.2cm,平均长径3.3cm,>3.0cm者15例(68.2%);(4)3例淋巴瘤位于颌下腺边缘,病灶边缘光整、密度均匀;余19例病灶边缘不光整、密度不均匀,18例边界不清楚,其中2例病灶侵犯大部分颌下腺,16例侵犯整个颌下腺;(5)增强后3例淋巴瘤轻中度均匀强化,余19例病灶中17例明显不均匀强化,12例病灶内见增粗迂曲的血管影;9例伴有颈部短径>1.0cm的肿大淋巴结。结论:颌下腺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较多,多见于老年男性患者;大部分病灶侵犯整个或大部分颌下腺、具有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并见增粗迂曲的血管影及伴颈部肿大淋巴结等CT表现;颌下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难以鉴别。
颌下腺肿瘤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 鉴别诊断 病理类型
俞炎平 邝平定 张亮
浙江省肿瘤医院放射科,杭州 310022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280-287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