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内教师资源的分布特征、形成机制与破解思路--基于中部某省的调查研究
通过对中部某省的省会城市、地级城市、县(市)、乡镇以及村屯的教师资源分布状况的调查发现:我国区域内小学教师资源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在区域内呈现明显的五级分布特征,层级越低,教师相对数量越不充足,教师整体质量越低,教师结构越不合理。从这种分布特征的形成机制来看,形成的外部条件为各地区学校资源的层级差异,内在驱动力是教师个体的理性选择,而实现路径是各层级学校对新教师的合理筛选。为了使区域内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从长期来看,需要缩小省域内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加强教育的统筹力度;从短期来看,需要构建逆差序补偿制度,使外在制度符合教师的内在理性。
小学教育 教师资源 分布特征
刘善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讲师
国内会议
城乡教育一体化与教育制度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2011年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
长春
中文
296-302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