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与后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短期疗效比较研究与手术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比较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短期疗效,并对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资料与方法:作者科室共开展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OPLL并获得12月以上随访病例11例;收集既往以后路椎板成形术(包括加用后路融合内固定的病例)治疗的颈椎OPLL病例及随访资料,其中符合入选和排除条件者14例,比较两组病例在术后12月时的短期疗效;然后将所有病例根据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分为“好”和“差”两组(恢复率≥50%为“好”,<50%为差),并分析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的共同因素。结果:术后随访12月时,平均 JOA评分前路组14.6±1.9(11~17),后路组12.6±3.0(7~15),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7);神经功能恢复率前路组74.4±18.4%(40%~100%),后路组45.3±24.1%(0%~83.0%),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颈椎曲度前路组22.3±6.5°(9°~35°),后路组11.0±12.4°(-13°~26°),有显著性差异(P<0.05)。将前路组和后路组合并,共有18例神经功能恢复率≥50%,7例恢复率<50%。统计分析结果,合并糖尿病、有颈椎创伤史和术前Nurick分级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严格选择适应症的颈椎OPLL病例,前路手术相对安全,并且短期随访神经恢复效果及影像学评价优于后路。导致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差的可能影响因素有:合并糖尿病、有颈椎创伤史和术前Nurick分级较高。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前路手术 后路手术 短期疗效
霍喜卫 李锋 熊伟 姚广清 牛朋彦 张帆 陈安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 430030 武汉
国内会议
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全国中青年颈椎病专题论坛
石家庄
中文
1-15
2011-04-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