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断高PEEP法肺复张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所致ARDS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12例接受机械通气的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间断高PEEP法肺复张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09年10月-2010年1月我院急诊监护室(EICU)救治的12例接受机械通气的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口气管插管按照肺保护性通气策略采取压力控制通气模式进行机械通气,每4~6小时应用高PEEP法(在原来通气模式下提高PEEP至30cmH2O持续40s)进行一次肺复张,肺复张操作前10min采用统一的吸痰操作标准为患者充分吸引气道分泌物并静脉注射安定10mg,记录每次肺复张操作前、操作时、操作后1min、3min、5min、10min、15min、20min、30min的呼吸机参数设置和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记录复张操作后SpO2最高值(SpO2max)、最低值(SpO2min)及其出现时间,复张操作后15min内SpO2升高≥5%为复张有效,分析间断高PEEP法肺复张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2例患者中存活4例,死亡8例,在EICU接受机械通气期间共应用30cmH2O的PEEP持续40s的方法进行肺复张操作158例次,复张有效76(48.1%)例次,其中存活组有效47例次,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2%VS 33.3%,P=0.045)。复张操作时患者心率较复张前增加(92.6±17.8次/min VS73.0±18.6次/min,P=0.038),MAP降低(66.1±15.3mmHg VS 73.9+21.4 mmHg,P=0.049),操作后3min时心率和MAP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89,0.075)。85.9%的患者(134例次)复张操作后SpO2较操作前下降,SpO2min出现时间在复张操作后(2.1±1.6 min),有效组复张操作后Sp02max较操作前平均增加(8.9+2.6%),SpO2max出现时间在操作后(12.7+5.6 min)。有效组肺复张操作后30min SpO2较操作前增加(90.4±13.4%VS 86.7±19.6%,P=0.047),无效组操作后30minSpO2与操作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2±17.3%VS87.1±16.4%,P=0.082)。有效组复张操作前平均PEEP水平低于无效组(8.6±3.4 cmH2O VS 11-3±5.2 cmH2O,P=0.045),操作前平均机械通气时间短于无效组(4.4±3.1d VS 5.8±3.5 d,P=0.044)。结论:30cmH2OPEEP持续40s的肺复张方法可引起甲型HINI流感病毒性肺炎所致ARDS患者短暂血流动力学改变,其效果可能与复张前PEEP水平和机械通气时间有关。
流感病毒性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间断高PEEP法肺复张 疗效评价
刘晓伟 刘志
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454-459
2012-04-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