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SCC评分系统在急诊抢救室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SCC评分系统在急诊抢救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对2011年7月1日至8月31日收入我院急诊抢救室的655例危重症患者,通过分析SCC评分与患者实际结局的关系,以及SCC各项指标与死亡风险的相关关系,评估在急诊抢救室使用SCC评分系统的临床价值。结果:SCC评分越高,死亡危险率越高,不同分值的SCC评分分组之间的死亡危险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不同组别间的各项指标的卡方检验结果,除“体温、不能独自站立或需要家庭护理”之外,其余各项指标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C评分各指标二分类logistic吲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昏迷、脉搏、收缩压、呼吸频率,这6项与患者死亡率相关性尤为明显。结论:SCC评分系统适合在急诊抢救室对危重患者作出正确的评价。在急诊抢救过程中,年龄、糖尿病、昏迷、脉搏、收缩压、呼吸频率,这6项需要重点关注,有利于改善病人预后。

急诊抢救室 危重患者 评分系统 临床应用

任艺 聂时南 邵旦兵 刘红梅 张炜 许宝华 唐文杰 钱健 孙宝迪 杨志洲

江苏南京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急救医学科 210002

国内会议

2012北京协和急诊医学国际高峰论坛

北京

中文

763-768

2012-04-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