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震颤麻痹中西医结合互补管见
震颤麻痹为英国医师帕金森(JamesparkinSon 1755-1824)首先描述,故又称“帕金森氏病”。 因年老(约50岁以上)时,大脑基底神经节(核)-埋藏在大脑半球基底部的大灰质核,习惯上称基底节,别名纹状体;和中脑“黑质”变性,缺乏多巴胺的合成而发病。症状为肌肉强直,双手搓丸样震颤,行路缓慢,动作迟滞,面部缺乏表情等。由脑动脉硬化、甲型脑炎、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锰、酚和噻嗪类、利血平等药物中毒,损害大脑基底神经节引起的类似表现,称为震颤麻痹综合征。各国学者相继通过实验研究,一致认为存在于纹状体的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传递介质;多巴胺则是一种抑制性神经传递介质。两者平衡失调,而后者相对减少时,即可引发震颤麻痹。
震颤麻痹综合征 病理机制 中医药治疗 疗效评价
林海峰 岑岳军 胡成福 张信人
浙江慈溪市横河中心卫生院(315318) 浙江慈溪市横河镇张信人中医诊所(315318)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56-258
2011-1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