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初步经验

  目的:颅内动脉瘤的大小决定了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难度,颅内微小动脉瘤(最大直径≤3毫米)血管内栓塞治疗具有置管困难,置管过程中破裂出血风险大的特点。血管内栓塞颅内微小动脉瘤在技术上具有挑战性。本研究探讨颅内微小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治疗的初步经验。方法:2011年4月至2011年10月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收治的8例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男性2例,女性6例。其中6例为破裂动脉瘤,2例为未破裂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4例,大脑前动脉A2段动脉瘤1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2例,颈内动脉虹吸部动脉瘤1例。Hunt-Hess0级2例,Ⅱ级6例。栓塞率分为(1)完全栓塞或接近完全栓塞95%-100%,(2)次全栓塞800%-95%,(3)部分栓塞≤8O%。血管内治疗策略包括弹簧圈栓塞、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回顾血管内栓塞治疗过程,栓塞的临床和影像结果,栓塞并发症。结果:8例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弹簧圈栓塞均获得成功,8例患者均成功置管,应用1到3枚弹簧圈栓塞,术中未使用支架或球囊辅助栓塞,术中无出血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栓塞后即刻造影显示载瘤动脉通畅。完全栓塞6例,次全栓塞2例,部分栓塞0例。术后三天及两周复查头CT均无再出血,随访1.5个月MRS评分O分。结论:颅内微小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治疗术中破裂出血发生率高,具有挑战性。随着神经介入器材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小弹簧圈,超软弹簧圈的出现,根据颅内微小动脉瘤形态选择合适的弹簧圈,可安全有效的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 弹簧圈栓塞 疗效评价

张贺 王琦 史学斌

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

国内会议

2011苏州国际介入医学论坛--2011苏州国际临床技术论坛

苏州

中文

130-133

2011-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