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综合指数法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水环境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根据1998-2006年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监测得到的水质要素,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该海域水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得到2006年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水环境综合指数及其分布状况,分析了不同分区水环境综合指数的趋势变化。结果表明:(1)与等指标权重相比,通过监测数据赋予各个水质要素不同的指标权重,其更能客观评价调查海域水环境综合状况。(2) 2006年调查海域大部分区域水环境综合状况为三等和四等,其中杭州湾内和口门附近的横沙浅滩/九段沙以东区域为四等水环境区域,口门内,口门及口门外(近岸)区域为三等水环境区域,口门外(外海)区域为一等水域。(3)根据不同指标权重得到的1998-2006年调查海域各分区的水环境综合指数变化趋势发现,1998-2000年明显下降,2000-2006年变化趋势不明显。由相同指标权重得到的2000-2006年的综合指数变化趋势也不明显。

水质监测 水环境综合指数 环境评价 指标体系

范海梅 李丙瑞 徐韧 李亿红 叶属峰

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上海 200137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上海 200136

国内会议

第七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

海口

中文

158-166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