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化学物慢性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研究进展

  人类在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或疾病治疗中因接触到的某些外源性化学物可选择性作用于周围神经系统,引起周围神经损害,称为化学性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目前研究显示,其临床主要类型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表现为以远端为主的四肢对称性感觉和运动障碍以及腱反射减弱。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资料,主要就工业物在职业环境中引起慢性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研究进展做一总结。<br>  近年来我国因职业暴露、环境污染事件等引起慢化学物中毒性周围神经损害病例屡见报道,有些尚未列入我国职业病目录的化学物,其慢性中毒引起周围神经损害也己有临床报道或经毒理学专家研究证实。而这些化学物尚未列入现行的《职业病目录》中,给职业病诊断带来非常棘手的难题,损害了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有些化学物亦未建立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标准,这对于职业病的防护是极其不利的。目前对化学性毒物引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作用机制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这对我们更为深入地了解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其预防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很多毒物的毒理机制仍在探讨之中,还需要开展大量的研究工作。另外,对职业工人来说,由于毒物引起的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多数是长期慢性作用的结果。因此,要注意加强个人防护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工作习惯,既要避免急性中毒或意外伤害的发生,还要注意预防毒物的慢性毒作用,以防止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发生。

职业性疾病 化学物中毒 慢性周围神经病 防治对策

孙道远 张静波

200433 上海市职业病医院中毒科

国内会议

中华预防医学会2011年全国职业病学术交流大会

广州

中文

251-255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