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吞咽活动实时自门控:在三维快速自旋回波颈动脉血管壁成像中应用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三维黑血磁共振成像是一个有临床应用前景的颈动脉管壁影像手段,但图像可能会受到运动伪影的影像。以往的研究表明吞咽活动相比较血管脉动和呼吸活动来说,造成的颈动脉分叉处及邻近部位的运动最大。这里我们提出一个自门控方法,可应用在三维变动反转角快速自旋回波序列(SPACE)来探测和剔除在颈动脉管壁成像中的吞咽活动。方法:基于投影的运动自门控:吞咽引起的颈动脉管壁运动主要沿着头脚方向。该运动体现在成像体在头脚方向上的一维投影的平移或者扭曲。该投影可以通过获取头脚方向上的k-space中心线(即1条自门控线)数据并经过一维傅立叶反变换来得到。通过比较获得的投影与参考投影(交叉相关性算法),伴随该投影的成像体的移动便可以被探测到。在SPACE中实现自门控:SPACE是三维快速自旋回波成像技术中的一种,其特点是具有一个长的射频激发序列产生的变动的反转角。8名健康志愿者参与该项目。使用开发的自门控SPACE技术进行3个冠状位成像。结论:吞咽可导致整体图像质量的下降,管壁边界的模糊,管壁与周边组织的对比度下降。这里所提出的自门控手段可以使SPACE抵抗吞咽活动的上述不利后果,给出与没有吞咽的SPACE成像类似的图像质量和对比度。它在颈动脉硬化病中的三维诊断价值还需要更进一步的临床试验。预计该技术还可以被用于探测呼吸导致的颈动脉运动,并且可以与其他管壁成像序列结合,譬如多层二维黑血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三维黑血磁共振成像 颈动脉血管壁 吞咽活动 自门控方法 临床应用

樊昭阳 李德彪 Sven Zuehlsdorff

Cedars-Sinai医学中心生物医学影像研究所 西门子心血管研发

国内会议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医用仪器设备展览会暨技术交流会、中放磁共振年会暨国际磁共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10-112

2011-08-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