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峰度成像的最优化数据采集策略
目的:通过表观扩散系数(ADC)和表观峰度系数(AKC)的计算精度来比较使用不同数量的b值(2、3、4、5个非零b值)以及不同的b值组合对扩散峰度成像(DKI)模型的影响。方法:采集了一位女性志愿者的DKI数据,MRI采样参数:数据设置了1个零b值和11个不相同非零b值,结果:仅使用一部分的b值数据计算得到的参数图十分接近用所有b值计算得到的“真实参数图”。结论:通过减少和优化DWI数据的b值组合能够更有效的计算DKI模型。而且如果采集b值位于高、低两端,DKI模型估计准确性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对于数据仅含有两个非零b值的情况,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文献中的阐述,DKI模型可以被看作是在传统的扩散张量成像模型上附加额外的峰度信息,而这些峰度信息反映出由多个微观细胞区室的复杂结构造成的非高斯特性。
临床诊断 扩散峰度成像 数据采集 参数优化
严序 周敏雄 杨光 徐冬溶 周永迪 Bradley S.Peterson
华东师范大学脑功能基因组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磁共振上海市重点实验室 200062 Department ofNeurosurgery and Zanvyl Krieger Mind|Brain Institut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Baltimore MRI Unit.Columbia University Dept of Psychiatry,&New York State Psychiatric Institute,NYSPI Unit 74.
国内会议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医用仪器设备展览会暨技术交流会、中放磁共振年会暨国际磁共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211-213
2011-08-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