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影响锁骨下动脉支架远期通畅性危险因素的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动脉硬化性锁骨下动脉支架远期通畅率的危险因素。方法: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白细胞计数、抗凝药的不坚持服用(即停用3天以上)、支架放置术后残余狭窄(即直径狭窄率大于20%)、血脂、血压、血糖等是否是降低支架通畅性的危险因素。用x2检验及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支架通畅组(139例)与非通畅组(15例)术前白细胞计数、抗凝药的服用、支架残余狭窄、血脂、血压、血糖等的统计学差异。用x2检验术前白细胞计数较高(>7.08×109/L)组(45例)与白细胞计数较低(≤7.08×109/L)组(109例)锁骨下动脉支架通畅率的差异。结果:154例患者术后随访1~4年,锁骨下动脉支架1年通畅率为96.1%(148/154),3年通畅率为88.5%(69/78)。不坚持服用抗凝药、支架放置术后残余狭窄是支架通畅率减低的危险因素【分别为P=0.005,OR值为5.818(95%CI为1.688~20.057)及P=0.014,OR值为5.253(95%CI为1.391~19.838)】。术前白细胞计数增多也是支架通畅率减低的危险因素”P<0.001,OR值为3.135(95%CI为1.781~5.519)”;15例非通畅患者的术前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139例通畅患者(t=-5.008,P<0.001),分别为(8.15±1.59)×109/L(5.25×109/L~10.75×109/L)及(6.01±1.36)×109/L(4.07×109/L~8.11×109/L),同时前者抗凝药的不坚持服用率及支架残余狭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后者(P=0.002及P=0.025)。术前白细胞计数较高组及白细胞计数较低组观察结束时支架通畅率分别为71.1%(32/45)及98.2%(107/109)”P<0.001”。结论:坚持抗凝药的服用、降低支架放置术后的残余狭窄是提高锁骨下动脉支架远期通畅率的要素;同时不能忽视术前白细胞的增多对锁骨下动脉支架狭窄或阻塞形成的影响。

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术 临床应用 远期通畅率 危险因素

杨培 吴庆华 陈忠 张煜亚 周晗

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血管科

国内会议

第六届国际布加综合征学术大会暨汪忠镐血管论坛、首届中国布加综合征与静脉疾病介入治疗大会

郑州

中文

189-192

2010-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