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腔静脉阻塞端交通支与介入治疗危险性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阻塞端交通支在介入治疗中发生破裂的预防与处理措施。方法:2000—2009年间,治疗下腔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889例,其中一例发生下腔静脉阻塞端交通支破裂,采用覆膜支架封堵破裂血管取得成功,由此时近10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分型,对发生交通支破裂之后的病例采取了导丝、导管进入交通支标记法进行开通穿刺,使用下腔静脉三维重建甄别下腔静脉阻塞端与交通支血管团的措施,有力地预防了下腔静脉阻塞端交通支破裂的再发生。结果:下腔静脉阻塞端交通支的发生率占下腔静脉阻塞总例数的5.8%(39/675);下腔静脉阻塞端交通支可以划分为单支型、多支型、团块型,其发生率分别为38.5%,33.3%和28.2%。因开通穿刺针和球囊导管进入交通支行球囊扩张致交通支破裂和腹腔出血一例。采用导丝、导管进入交通支标记进行开通穿刺5例.采用下腔静脉三维重建甄别下腔静脉阻塞端与交通支团块4例。采用经颈静脉途径由上向下开通穿刺38例,由下向上开通穿刺1例。结论:下腔静脉阻塞端交通支虽然具有减轻下腔静脉梗阻和分流的作用,但是也增加了介入治疗的危险性。阻塞端开通穿刺和球囊导管一旦进入交通支而行下腔静脉扩张是引起血管破裂的直接原因;使用覆膜支架进行封堵是有效地处理措施。采用导丝或导管进入交通支和旋转血管造影造影与三维重建甄别下腔静脉阻塞端和交通支团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下腔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 交通支破裂 介入治疗 预防措施 危险性分析
祖茂衡 张庆桥 徐浩 顾玉明 许伟 魏宁 李国均 崔艳峰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221002
国内会议
第六届国际布加综合征学术大会暨汪忠镐血管论坛、首届中国布加综合征与静脉疾病介入治疗大会
郑州
中文
441-444
2010-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