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炎血浆蛋白质组学的初步研究
目的:在血浆中筛选与大动脉炎疾病和时期相关的血浆差异表达蛋白。方法:提取各20例大动脉炎急、慢性期患者和20例健康者的血浆进行蛋白双向凝胶电泳,计算机图像软件分析筛选差异性表达的蛋白点,MALDI-TOF质谱鉴定差异表达蛋白。并对部分蛋白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的含量。结果:筛选鉴定出疾病差异表达蛋白14种,包括血清淀粉样蛋白A,血清淀粉样P物质、纤维蛋白原、C3c,C4a,C7,C4结合蛋白、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1、α—1酸性糖蛋白,重组激活基因蛋白1(RAG1)、载脂蛋白A—I,Ⅳ、α1-微球蛋白、转甲状腺素蛋白、结合珠蛋白;其中与大动脉炎不同时期相关的蛋白有血清淀粉样蛋白A、纤维蛋白原、转甲状腺素蛋白、结合珠蛋白。在Elisa检测中,急性期患者血清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中位数95.9mg/L)和显著高于慢性期(中住数49.2mg/L,P=.009)和健康对照组(中位数23.9mg/L,P=.001)。急性期补体C4结合蛋白C4BP(中位数88.5mg/L)显著高于慢性期(中位数61.7mg/L,P=.023)和正常对照(中位数32.6mg/L,P<.001)。结论:大动脉患者血浆有多种免疫有关蛋白和急性时相蛋白的表达,有可能用于疾病不同时期的判定;补体激活,补体调节蛋白和自身抗体的产生均参与大动脉炎的免疫病理机制,对这些蛋白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阐明大动脉炎的病理机制。
大动脉炎 血浆蛋白质 发病机制 双向凝胶电泳-质谱鉴定技术
罗小云 吴庆华 陈忠 张福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 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血管外科
国内会议
第六届国际布加综合征学术大会暨汪忠镐血管论坛、首届中国布加综合征与静脉疾病介入治疗大会
郑州
中文
782-787
2010-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