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早期低分子肝素的应用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的安全性、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施行的45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病人,术后第一天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防止术后早期心肌梗死以及远期血管桥再狭窄,与同期45例CABG病人术后早期口服阿司匹林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病人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和诊断)、术前各种并发症(如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肾功能不全、PTCA术后、左主干堵塞大于90%、左室室壁瘤和心功能、术中体外循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非体外循环CABG比例、冠状动脉搭桥支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O5。两组术后出现新Q波伴ST-T段抬高和心肌肌钙蛋白增高者中,低分子肝素组2例(2/ 45例,4.4%),阿司匹林组5例(5 / 45例,11. 1%),多为下后壁心肌梗死,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O5。两组胸腔引流血量、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血小板计数(PLT)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组体外循环手术数比例大,体外循环手术中应用肝素量大,血小板损伤重,术后出血量稍大,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统计中发现两组中胸腔引流血量的个体差异较大,认为出血量与是否止血彻底有关。低分子肝素术后早期应用是否能减少术后远期心肌梗死发生率和预防远期血管桥再闭塞,其结果正在进一步随访研究。
冠状动脉搭桥术 术后并发症 低分子肝素 疗效评价
毕研文 岳韦名 孙文字 庞昕焱 宋光民 张彦恩 何晓鹏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外科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19-21
2007-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