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改良超滤法在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超滤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30例先天性心脏病病人随机分为超滤组与对照组,观察其不同时点的ET-1水平、TNF-α含量、Pp/Ps、HCT等的动态变化,并记录术后引流量、输血量及呼吸机辅助时间,分析体外循环改良超滤对先天性心脏病病人治疗的影响。结果:改良超滤后ET-1水平与TNF-α含量明显下降,Pp/Ps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超滤液中含有大量的内皮素(36.29±16.21pg/ml)和TNF-α(48.64±27.97pg/ml)。改良超滤组术后引流量、输血量、呼吸机辅助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改良超滤可明显降低先天性心脏病病人血浆ET-1水平和TNF-α含量,可迅速纠正晶体预充造成的血液过度稀释,减轻机体水肿,改善心肺功能;能提高机体的凝血功能,减少术后出血;能明显缩短病人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为先天性心脏病病人尤其是复杂先心病体外循环转流时间长或伴有肺动脉高压的婴幼儿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 改良超滤技术 病例分析 疗效评价
张希全 李守先 张供 于建民 王功朝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外科 济南市中心医院心外科 山东大学临床学院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172-175
2007-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