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CHD合并PH患者血浆ET浓度与肺血管C-MYC癌基因表达的关系

  目的:研究CHD合并PH患者血浆内皮素(ET)浓度、肺血管C-MYC癌基因的表达、肺血管病理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ET、C-MYC癌基因在CHD合并PH形成过程中的生物作用。方法:42例左向右分流CHD患者,根据肺动脉平均压(MPAP)的高低分为三组,正常组: MPAP<20mmHg(1kPa=7.5minhg)11例;肺动脉高压组:MPAP>20mmHg 22例;重度肺动脉高压组:MPAP>70mmHg9例。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ET浓度。所有病例均行肺活检术,标本常规制成蜡块,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单克隆抗C-MYC基因蛋白抗体作一抗,观察肺组织中C-MYC癌基因的定位及表达。结果:C-MYC癌基因主要分布于肺动脉内皮细胞、平滑肌和成纤维细胞等细胞的胞核中。血浆ET浓度和C-MYC癌基因表达各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各病理分级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随着肺小动脉病理分级的加重而升高,并且二者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ET和C-MYC癌基因在CHD合并PH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ET可以刺激C-MYC癌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血浆内皮素 癌基因表达

马增山 马胜军 董铭峰 王建堂 冯致余 柴守栋 唐培哲

聊城市人民医院心外科

国内会议

山东省第九次胸心血管外科学学术会议

济南

中文

232-235

2007-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