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宗教观的当代价值
荀子不相信有鬼神,但他能够从社会管理的高度,超出个人的信仰,把神道视为人道的一部分,使其发挥神道设教的功能。他提出“礼有三本”之说,把敬天祭祖看成是保持民族根源性意识的重要方式,使礼文化能回归价值的源头。他指出包含着神道的礼文化具有“化性起伪”的功能,丧葬祭祖有助于人们敬始慎终,养成忠信爱敬的情感,形成文明民俗。苟子认为,宗教祭祀是建立社会秩序的积极力量,“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官人以为守,百姓以成俗”,这种差别与互补是正常和有益的。这对于今天不信神的社会主义者进行社会管理、正确对待民众的宗教信仰、慎重处理民族宗教问题仍有参考意义。
荀子 宗教观 个人信仰 价值分析 社会管理
牟钟鉴
国内会议
儒学全球论坛(2007临沂·苍山)暨荀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
山东临沂
中文
29-32
2007-08-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