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荀子哲學中“善”的起源
本文中的“善”泛指道德伦理领域中的正面的价值。它与“恶”相对而言,指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显示公平,友爱,正义,等表现在概念上的概括。也可以说,善是跟在个人层次上损人利己,在社会上层次上的弱肉强食等现象相反的价值取向。大部分人都不否认善和恶的存在。但是在二者的起源上,则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关於善和恶的起源的理论往往与哲学家们关於人性的看法有联系。一般说来,主张人性本善的人需要解释恶的起源。主张人性悲的人则要解释善的起源。在中国,孟子以其性善论而闻名。他认为,人之变恶,是由於失去了本心。在西方,卢梭也主张人性善。他认为,社会上的不平等—社会上诸恶之根源—不是自然的,而是人为的。人在自然状态时是平等的。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们开始为自己的财产而互相竞争,引起矛盾和争斗,从而导致社会的不平等。不平等则是诸恶之首。相对而言,从自然人的天生的善进而解释社会裹的恶的产生似乎并不太困难。在很多人看来,善像一条路。人一旦偏离了这条路,就沦落为恶。这就像伊甸园裹的亚当和夏娃一样,他们一旦出了伊甸园,就负上了不可解脱的原罪。
荀子哲学 善起源论 性恶论 礼教制度
李晨陽
国内会议
儒学全球论坛(2007临沂·苍山)暨荀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
山东临沂
中文
215-221
2007-08-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