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當代新荀學的基本理念

  从两汉到隋唐五代将近一千两百年中,儒学不管是不是主流,基本上是荀学的路线。宋明两代,荀学遭到强烈的贬抑,竟然逐渐退到了儒学的边缘。进入清代,尽管宋明理学的强势不再,荀学有了一些复兴的迹象,但负面的评断仍然时时加在它身上。到了当代,虽然中国大陆、西方漠学界基於新的或不一样的文化生态,比较能正面看待荀学,但台湾儒学界仍然多半延续着尊孟抑荀的心态。本文将指出,即使就着当前台湾政治、社舍、文化的生悲,仍然可以超越宋明以来尊孟抑荀的值值判断,重新给予荀季一个高度的正当性。更积极地说,可以开始建立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当代新荀学」。本文主要是就着台湾儒学界的氛围和问题意见而撰写的,不过,由于文化性格的共通性,本文所讨论问题仍然具有普遍性,所提出的观点对全球的华人文化圈仍然有或多或少的意义。

新荀学 文化性格 价值判断

劉又銘

政治大學中文系

国内会议

儒学全球论坛(2007临沂·苍山)暨荀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

山东临沂

中文

465-473

2007-08-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