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呐喊》《彷徨》:中国小说叙事方式的深层嬗变

  鲁迅的功利主义的启蒙文学观与传统的小说叙事艺术之间存在巨大反差甚至尖锐对立。《呐喊》《彷徨》的叙事实践主要是有针对性地改造中国旧小说的虚假的全知全能外视角和“大团圆”的故事中心结构:前者运用的是限制叙事原则,并以各有侧重的悲剧第一人称形式和喜剧第三人称形式构成小说叙事的“亲历性”和内视角;后者主要是以人物的性格,性情和命运为中心,围绕这个中心所展开的心理瞬间,生活断面的定格放大和极有层次性的断面组接或起承转合,构成“人性化”小说情节的基本结构形式。

鲁迅 小说创作 叙事方式 人物塑造 艺术特色

姜振昌

青岛大学文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小说古今通识国际学术研讨会

济南

中文

297-306

2006-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